励志故事

那天晚上突然下起雪来。我很诧异。

走进房间,左边的墙上贴满了电影的分镜画。在开拍前,我们的分镜师王溥(也就是一号手绘海报的作者)把这部电影的重场戏都画好了分镜。他是国内顶级的分镜师之一,被我们临时抓来,友情软禁二十天,完成了大部分的分镜。分镜图是一个电影非常重要的前期部分,有些人认为画分镜会限制想象力,其实反之,导演和摄影师先确认大致分镜,分镜师将其画出,有了分镜画,大家才能在现场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去发挥,而且能更合理地分配器材,节约开支。时间虽然仓促,但王溥非常出色,如果把他的分镜画贴在酒店外立面上,跳个楼就能看明白整个故事。

沙发和椅子还是开会时候的摆设。这是一个三星级酒店,靠近车墩影视基地,很多剧组常驻。躺到床上,电话响起,问是否需要按摩。我稍有犹豫,对方马上说,不好意思,我们这里没有特殊服务。

我的犹豫难道还透露着色情味吗?一怒之下,我要了一个颈椎按摩。

按摩技师很快就上楼了。房间里满墙满桌都是电影的核心内容,为了防止泄密,我把灯全关了。

女技师来到我身边,问,先生,你是名人吗?
我一惊,心想这都黑成这样了,你要是不说话我连你性别国籍都不知道,居然还能认出我的脸。果然在黑暗中我都散发着光芒。但我还是故作镇定,问:姑娘何出此言?
女孩说:哦,因为我们这里是剧组酒店,经常有演员住在这里,他们为了不让我们知道是谁,很多都不开灯按摩。你是演员吗?
我笑道:不是,但我不想开灯,因为我懒得再起床关灯。
女孩一笑,说:我眼前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只能听到说话的声音。
说完她在床头按了一个按钮,瞬间房间全亮了。她说:看,一键搞定。
她环顾四周,说:原来你是个画家呀。

技师很年轻,刚来上海不久,充满好奇。窗外就是模仿老上海建造的影视基地,上海滩就是在那里拍的,吊车把巨大的照明灯吊起,想必是某个剧组在拍夜戏。女孩子问我,这就是那个浪奔浪流的地方吗?

按摩完,我对那个女孩子说,我不是画家。女孩子说,我早知道,你是摄影师。她指了指桌子上的相机。我想摄影也好,写也好,画也好,其实差不多,都是记录与想象。我对她说:可是我明天就开始干一份新的工作了。

女孩说:我明天也不错,不用上早班。

第二天的早晨,我拉开窗帘,地已全白。我给导演助理和制片发了一个微信,让他们注意安全,尤其是先行的器材车辆,过桥的时候千万要小心地滑。

坐在车里,我想起十多年前自己的第一场汽车比赛。写书,比赛,电影,这是我小时候给自己规划的三件事情。三十岁,拍电影,不晚,但二十岁,赛车,太晚了。比赛前夜,我睡得很香,为此我还有些自责,觉得自己是不是太不重视了,但发车前被安全带死死绑住的一瞬间,我确信自己还是非常重视的,因为我有些紧张。起步的一瞬间,觉得自己坠入了一个奇异的空间,一个裹满了幻彩和荆棘的隧道在你面前打开了。不敢相信此刻自己居然在一台赛车中,参加全国最高级别的锦标赛。我看了看四周飞快后退的景物,确信自己是在比赛中。

很快第一个弯道就要来临,我应该是漂移呢,还是稳定地走线入弯呢?我应该用一个很晚的刹车点来显示新车手的魄力呢,还是早一些刹车追求更稳定的发挥呢?我要不要拉手刹甩尾呢?我要不要把路面用到最尽呢?减挡的时候我要不要补油来显得更专业一些呢?带着一万个疑问三百种选择,我错过了刹车点,冲出了赛道。

好在车没有任何损坏,我倒了一把,回到赛道,完成了比赛,最终获得第六名。这是我人生的第一个弯道。在我错过刹车点的一瞬间,我觉得我的职业生涯完蛋了,肯定要在耻辱中度过余生了。我仿佛听见了四面八方涌来的嘲笑。如果那时候有个声音对我说,十年以后,你会赢得七届年度总冠军,我肯定会对那个声音说,闭嘴。

当然,我的运气很好,有几棵大树离我冲出去的地方很近,而且很多观众都在那里。如果再不幸一些,我可能就扫到一堆观众,然后撞在树上。我都能想到我遇难后的新闻标题——《少年作家不自量力参加专业汽车比赛,撞死六人撞树身亡最终一弯未拐》。有时候,励志故事和反面教材之间,只差命运之手的淡淡一翻。

回到那天早上,我居然又有第一次参加比赛的感觉。很快,我找到了原因,因为下雪,地面太滑了。到了拍摄地,已接近中午。大家都很诧异,导演居然没有迟到。
我说:放心,我车队的朋友都知道,不管我试车的时候怎么迟到,发车前我一定会以最好的状态把自己固定在车里。我们开工吧,摄影师呢?
副导演说:还在路上。

我们的摄影师廖拟是一个做事情非常认真而且特别严谨的人,我终于比他先到了现场。

我们的第一个镜头是车戏,冯绍峰和陈柏霖坐在我们的道具车中。当时的景观非常奇幻,棕榈树上居然挂着雪。我坐在后面的跟拍车里,同事们把器材都接好。当监视器里传来前方的无线信号时,我有些恍惚。就这样开始了吗?就这样开始吧。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百分之一百准备好的事情。最充分的准备往往意味着你错过了一切。

录音师郭明帮我戴上耳机,确认有声音。我在对讲机里和演员沟通完,细微调整了一下构图。副导演小涛确认器材和车辆就位,制片确认道路已经安全,摄影师确认已经Stand by。我轻轻告诉大家我这里也可以了。场记张悦开始打板。监视器画面里出现我们的场记板,上面写着《后会无期》××镜一次。绿色的Stand by变成了红色,场记报板完毕,Action,车辆启动。我的无线信号就断了。监视器里什么都没有。大家都在各司其职紧张工作,你是最终的定夺者,但你的面前一片幽暗。

我没有喊停。一分钟后,我们到了目的地。

大家都问我怎么样,需要进行哪些调整,我脑中飘过按摩女孩的那句话——我眼前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只能听到说话的声音。真是先知。

我说:检查一下无线信号,我们掉头再来一次。

这是《后会无期》的第一镜第一条。在我的眼前,这是一片黑暗,但事实上,它已经自己长成了。这个镜头会出现在电影的中间部分,两个人开着车,窗外还有雪花在飘。你们看到电影就会记得那个镜头。

那第一条就一直封存在数据保全中心,在场记单上也没有给它打上勾。剪辑时,我觉得我们保留的那几条都不够好。我突然记起了这监视器中画面缺失的第一条。于是我让剪辑师打开了这黑暗中的第一条,它被开启时,天空里有一道闪电掠过。光速总是快过音速那么多,那炫目的几秒以后,伴随着神秘的第一条光影,大地惊雷在我们耳边随后赶到,我知道,这是真命天子出场的方式。

最终,我们使用了第七条。

没有什么励志故事。


(本文选自「一个」书系第四本《不散的宴席》,7月24日即将上市。)

注:非博客文章。发表于ONE一个 Vol.654

东极岛纪事

在《后会无期》这个故事里,我们模糊了地域,但设置了一个起点。这个起点就是中国很东边的一个岛屿,故事将从那里开始。好奇使然,我们索性去探寻中国最东边的岛屿究竟在哪里,如果符合拍摄条件,就直接去那里取景得了。当然,我们最东边的海岛其实是钓鱼岛,不过那里没有住户,我们也不可能去那里拍电影,所以就跳过了。那我们寻找的目标就是中国最东边的住人岛屿了,或者说大陆最东边的岛屿,很快我就找到了东极岛。

事实上,场景是可以借的,毕竟我们拍摄的是电影不是纪录片,如果公园里有个湖心岛合适,我们在那拍都没问题。抱着去实地看看的想法,剧组先后去东极岛勘景了几次,觉得不错,就定下来在那里拍摄。所谓的东极岛,其实由四个岛屿组成,主岛是庙子湖岛,旁边是青浜岛,因为建筑沿坡而建,远看有点像布达拉宫,还被称为海上布达拉宫,最远处也就是最东边的叫东福山岛,那里号称是我们国家能看到海上第一缕阳光的地方。

前期筹备比较艰难,在海岛上拍摄很不方便,运输和生活都有一定问题。大家都很敬业,来自韩国的特效和翻译尤其敬业,在拍摄计划里看见了“海上布达拉宫”六个字,自己脑补了一下,并做了策划,分析了究竟把布达拉宫合成到太平洋的什么地方合适。

我们先是在那里完成了试片,太平洋的日出的确非常漂亮。

当时深秋,蔓延的海边悬崖是一片金黄色的植被。主创们把这片地方命名为“金毛背”,决定开篇就在金毛背上拍摄。工作人员看到我们要拍摄金毛背,非常激动,告诉我们他家里那条毛色特别好,如果剧组需要,随时可以运来。

到了真正拍摄的今年五月份,天气非常糟糕,植被变成了绿色,金毛背也变成了龟毛背。东极岛上每天大雾大浪,能见度经常只有三十米。我们从西昌转了几千公里,到了舟山,坐船三四个小时,来到一个小岛,却遇上连日大雾,硬着头皮拍了几镜,感觉和在北京朝阳公园拍出来的效果没什么区别。好多同事在岛上的海景旅馆呆了好几天都没看到大海。

于是我只好修改了剧本。我在岛上呆着呆着突然想到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个岛叫东极岛,难道它就非得是最东边的岛么?其实纠结这个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毕竟我们不是在拍国家地理,我们拍的是一个虚构故事,但自从我转投处女座以后,一种责任心告诉我,一定要弄明白这件事情。事情还真被我弄明白了。其实东极岛不是最东边的岛屿,真正最东边的是嵊泗岛,东极岛在东经124°45,而嵊山岛是东经124°49。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取名字是多么的重要。

我给剧本里的“东极岛”写了一首岛歌,用于电影中。曲子来自于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波拉特》,我填了歌词。这首歌曲如洗脑般风靡了剧组的主创,大家纷纷表示,自己在洗衣服、工作、泡面、xx等时候都情不自禁会哼唱起来。

在岛上拍摄的最后一天,我开着摩托车到了我觉得最漂亮的一个弯道。那是难得的好天气,远方若隐若现几艘军舰,那几天正在军事演习,一艘渔船在海湾里准备起航。离开陆地已经差不多半个月,此刻我也根本无所谓自己所站的地方究竟是不是一个国家的一个极点,在不在这个点只是一个噱头。有时候,把自己困在远离城市的地方一些时间,可能可以收获更多。当你眼前只有辽阔海岸,当你的耳边只有寂寥海风的时候,你会觉得很多喋喋不休的事情如此遥远和无意义。身边的朋友对我说:“谢谢你带我来到这里,这个离开喧嚣,甚至感觉要离开现代文明的一个角落里。在来到这里前,我有些焦虑,觉得离开了陆地,离开了人群,离开了城市,甚至离开了网络,离开了手机信号,离开了电视节目,我会不会不习惯。但真的踏上了东极岛,我反而瞬间感受到一种安宁。你知道为什么吗?”

我看着夕阳,心中差不多知道了答案。看来这种内心洗涤和宁静之旅是有必要的。但我还是想听他自己把答案说出来。我轻声问:为什么?

朋友掏出手机,说:看,因为这里有3G信号。

我无语凝噎。身后突然响起了喇叭声,一个导游从观光车里探出头来,说,喂,你摩托车让一让,我们一车游客都过不去了。


注:此文非博客文章。来源为 一个VOL.620

这里会长出一朵花

这里会长出一朵花

2014-02-01 13:09:50

小野在很小的时候从她奶奶这里学会了一套评判标准,那就是害虫和益虫。有天我正吃饭,她突然从旁边飞身而出,口中大喊一句,害虫,打死。然后一只飞蛾就被她拍死了。

我大吃一惊,说:我去,小野,这是不对的。

这句话的结果就是小野又学会了一句“我去”。

她说:我去,是奶奶说的。

这是我一直想和她探讨的一个观点,但我想了很久也没找到合适的措辞。为此我和我母亲还争辩过:对于那些虫族,所谓的有害与有益都是相对人类而言,但你让小孩子有了这种二元对立非黑即白贴上标签即可捕杀的想法,并不利于她的身心。我母亲反驳道:那蚊子咬她怎么办,难道还要养起来?害虫就是害虫,小孩子不能好坏不分,《农夫与蛇》的故事你听过没有?

毫无疑问,这事一时争不出个结果。但小野飞身杀虫让我很生气。我站了起来,以前所未有的严厉再次责问她:你可以么?你可以这样做么?

她从未见我如此,退了一步,有点畏怯道:它是坏的小动物,它是苍蝇。(那时候她把一切在空中飞的小昆虫都叫苍蝇。)

我突然思路开朗,构建出了关于此事完整的哲学体系:什么叫坏的,什么叫好的?伤害你的小动物就是坏的,不伤害你的小动物就是好的。这个飞飞的小动物伤害你了么?你把它打死了,它的家人找不到它了,会很难过知道么?你不可以伤害它们,如果它们没有伤害你,知道了么?你这样做,它会很痛苦,所以你错了,你要做那些让它很快乐的事情,你知道么?你想想,如果你找不到家人了,你会难过么?

也许是我语气太严肃,小野突然一句不说,两眼通红,凝滞几秒,瞬间大哭了出来。

我没有即刻安慰她,继续追问:你说,你做错了么?

小野已经哭得没法说一句完整的句子,但抽泣之中,她还是断断续续说,我错了。

我上前抚了抚她的脑袋,语气缓和道:那你现在要做什么呢?

小野哭着走到那只飞蛾那里,蹲下身子说:对不起,你很痛苦。

看着她好几滴眼泪都落到地板上,我心疼不已,更怕她为此反而留下更大的心理创伤,便心生一计,说:别哭了,我们一起帮助它好么?

小野噙着泪水,道:好。

我把飞蛾捡起,带上小铲子,牵上小野到了一片土地。我挖了一个小坑,让小野把飞蛾扔了进去,顺便也告诉她,这是飞蛾,不是苍蝇。我教小野把土盖上以后说,这只飞蛾以前是个动物,现在它死了,我们把它埋了起来,它就会变成一朵花,变成另外一种生命,就不会再痛苦了。小野,你快去拿你的水壶来,我们要浇水了。

小野飞奔入屋。

我瞬间起身,跑到十几米外摘了一朵花(罪过罪过),折返回去,把花插在刚才埋飞蛾的地方。完成这个动作,小野正好提着水壶从屋里出来。她走到那朵花前,惊诧得说不出话。我说:你看,就在刚才,它变成了一朵花长了出来,说明它已经原谅你了。

小野破涕为笑,依偎到我怀里,说:它这么快就有了花。

我亲了她一口,说:是啊,我们又是它的好朋友了。它很快长了出来,说明它很快乐。

小野开心地笑了。

我说,别难过了小野,那只飞蛾变成了花,现在就像我们一样快乐。

夕阳洒下,我抱起她,走向远方。我想,所谓教育,也许就是这样,爱与耐心,加上孩子能明白的方式。这世界不是那么好,也不是那么坏,但这世界上的很多东西不能只用好或者坏来形容。初秋,已经开始吹起凉风,但此情此景能温暖一切。

她轻轻贴到我的耳边,说:嗯,爸爸,那我们再去打一个飞蛾吧。

《论电影的七个元素》——关于我对电影的一些看法以及《后会无期》的一些消息

《论电影的七个元素》——关于我对电影的一些看法以及《后会无期》的一些消息

韩寒2014-01-14 15:29:49

这些天,不少朋友和媒体来问关于《后会无期》的情况,写一篇短文,告诉大家一些故事和想法。

差不多五年前,我构思了一个剧本,想自己导演一部电影,于是往返各个城市寻找投资方。我的想法和当年开始赛车时一样,自己的版税加投资方的一部分钱就可以开干了。当时的电影市场还没有今日那么火热,所以各方面都不太成熟。一年后,我把这个故事写成了小说出版,那本小说就是《他的国》。

然后是三年多前,我又构思了一个剧本,还是想自己导演这个故事,又往返各个城市和不少人谈。当时电影市场日渐红火,新导演也有了更多的空间,无奈这个故事本身稍敏感,所以还是没有成功。我又把这个故事写成小说出版,那本小说就是《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电影与出版不一样,我写一本书,无论卖多少,我和出版商都不会亏,无非赚多或者赚少。电影若是胡来或者困顿在导演本人的一些个人情结里,很容易害人害己。我依然在磨磨唧唧做着剧本。但去年电影市场火爆,尤其是新导演横空出世,来找我拍电影的人突然剧增。

其中有几个朋友很不错,相谈甚欢,我学到不少,但更多人是用挖煤挖矿的经验在对待影视。有请我演戏的,把我说的文能控萝莉武能战影帝,我当然只能婉拒,更多是请我导演电影的,很多人都是带着你拍什么不重要反正我把钱拍桌上了的豪气而来。剩下则是问我有什么项目介绍,甚至连我远房亲戚家开养鸡场的邻居都说要投影视,原因就是赚钱,风光,没有禽流感。

他们眼里都只有直上云霄的风光,似乎没人考虑过直坠深渊的惨状,那些把一个公司赔破产的,甚至连院线都上不了的电影好像从来不存在,开口闭口都只有“泰囧” “西游”“致青春”“合伙人”。其中很多人对电影的理解非常有意思,要是旁人路过听几耳,还以为谈的是化学,尽是“元素”,觉得电影就是列出一个元素表, 然后往里填东西再加一些过时的网络段子就能成功,在有人看来,所谓电影,摇臂升起就是宏大,乱着叙事就是新颖,剪碎成渣就是前卫,升格特写就是细腻,喜剧片就是把脸贴到镜头上演戏,青春片就是骑自行车张开双臂,无论拍什么,预期都是五亿。

还有人对我说,对我的预期更高,我定能拿七亿票房,只要我找齐他口中的七个元素。我打断了他,把那些所谓的“元素”汇聚但非常失败的电影列举出来,并一再提醒,凭什么你就觉得我不会搞砸,所谓微博粉丝之类的都是空的,是无法转换的,一个人再火,几十万铁杆粉丝最多了,如果片子不好,是无法支撑起一部电影的。 他们说,这些都是营销不好,要强于营销,他们的公司对营销有心得,你看,比如你这本《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这名字就不行,咱公司潜心研究,发现一个规律,大卖电影都是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你这个要改名成“我想谈”,票房就大爆。哦,还要找齐七个元素。

我觉得他一定会爱看《七龙珠》的。

一夜之间,身边的文化人们都在说电影理想。

我其实一直不喜欢“电影理想”四个字。因为绝大部分的文化人,对电影都是感兴趣和存理想的,就像女孩们大多想开咖啡馆一样。在这种情况下,“电影理想”早已经算不得是什么东西,电影态度与电影能力才是重要的。

说回《后会无期》,这部电影的制片公司是劳雷影业,感谢制片人老方多年来的支持,感谢剧组里为这部电影与我一起奔波的朋友们,也要感谢多年前好友罗先生,杨女士的信任与帮忙(开机饭都还没吃怎么说的跟获奖感言似的……)。一过新年我们就会开机,演员阵容会在未来几日告诉大家。虽说网络上有一些剧本梗概和猜想,但真实的故事我觉得在这里说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未来会和大家分享一些导演心得与非限制级的剧组故事。上映日期不至于后会无期,但也要视各种客观条件而定,我自然是希望做好为止。

有朋友觉得《后会无期》必定是个不错的电影,也有人觉得肯定烂成渣,这些都不重要,做出来前甚至上映之后,我自己都不会做太多评价,那是他人的事情。但有人给我发短信说欣赏我,想做就去做了,潇洒,犀利,乃是说走就走的旅行。我其实不赞同。

世上虽然没有完全的准备充分,但必须要有准备与积累的,咱不能只看见人家飞在天上吃肉的样子而忽视人家被踩在地下吃屎的日子。那些取得巨大成功的新导演们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泥里走过来的。这么多年了,我也一直在学习,写完这些,专心开工去,希望成片不负大家,更不负自己。

对了,这部电影里,有如下十个元素……